
照顾不能自理的老人是一项需要耐心、细心与科学方法的工作,不仅要保障老人的基本生活需求,还要关注其身体健康与心理状态。以下从三个核心维度分享实用照顾方法:
一、做好基础生活照料,保障日常舒适
基础生活照料是照顾工作的核心,重点围绕 “吃、洁、动” 三个环节:
- 科学饮食护理:根据老人咀嚼、吞咽能力准备食物,如将蔬菜切碎、肉类制成肉末,避免过硬或过黏的食物引发呛咳;定时定量喂食,每次喂食时让老人保持半坐或坐立姿势,喂食速度放缓,每口食物量不宜过多,喂完后轻拍老人背部防止噎食;若老人需通过胃管进食,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,确保食物温度在 38-40℃之间,每次喂食前后用温水冲洗胃管。
- 清洁护理防感染:每日早晚帮老人清洁口腔,使用温水或淡盐水漱口,若老人无牙可使用口腔护理棉擦拭牙龈;定期为老人擦身或洗澡,洗澡时水温控制在 37-40℃,避免长时间浸泡,洗完后及时擦干身体,尤其是褶皱部位(如腋窝、腹股沟),涂抹润肤露保持皮肤滋润;若老人长期卧床,需每 2 小时帮其翻身一次,翻身时轻抬身体避免拖拽,翻身后用软枕垫在老人背部、腿部,保持舒适姿势,同时检查皮肤是否有红肿、破损,预防褥疮。
- 安全行动协助:若老人需下床活动,需使用助行器或轮椅,协助时双手扶住老人腰部或手臂,缓慢移动,避免突然用力;帮老人翻身、转移时,可借助转移垫或床单,减少身体摩擦,保护老人关节;房间内保持地面干燥,避免放置障碍物,在床边安装扶手,方便老人起身或扶握。
二、加强健康监测,及时应对突发状况
不能自理的老人身体机能较弱,需密切关注健康变化,做好监测与护理:
- 日常指标监测:每天固定时间为老人测量体温、血压、血糖(若老人有糖尿病),并记录数据,若发现体温超过 37.3℃、血压波动较大(如收缩压超过 160mmHg 或低于 90mmHg)、血糖异常(空腹血糖超过 7.0mmol/L 或低于 3.9mmol/L),需及时联系医生;同时观察老人排便、排尿情况,记录排便次数、粪便性状(如是否干结、稀溏),若老人出现便秘,可通过调整饮食(增加膳食纤维摄入)、腹部按摩(顺时针轻揉腹部)缓解,若超过 3 天未排便需遵医嘱使用开塞露;观察尿液颜色、尿量,若尿液呈浓茶色、尿量明显减少,需警惕肾脏问题或脱水,及时补充水分。
- 用药管理要精准:整理老人的常用药物,按服用时间(如饭前、饭后、睡前)分类摆放,制作用药时间表,每次服药时核对药名、剂量、用法,确保不错服、漏服;喂药时用温水送服,避免用茶水、牛奶送药,防止影响药效;服药后观察老人是否有不良反应,如出现恶心、呕吐、皮疹等,需立即停药并联系医生;定期整理药品,及时清理过期药物,补充即将用完的药品。
- 突发状况应对:若老人出现呼吸困难、意识模糊、抽搐等紧急情况,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,同时采取应急措施,如老人呼吸困难时帮其调整为半坐姿势,清理口腔异物,保持呼吸道通畅;若老人发生跌倒,不要急于将其扶起,先观察老人意识、肢体活动情况,若怀疑骨折,需保持老人身体固定,等待医护人员处理,避免随意移动加重损伤。
三、关注心理需求,给予情感支持
不能自理的老人易产生孤独、自卑、焦虑等负面情绪,心理关怀同样重要:
- 多陪伴多沟通:每天抽出固定时间与老人交流,用温和的语气聊老人感兴趣的话题,如过去的生活经历、家人的近况,倾听老人的想法与需求,即使老人语言表达困难,也可通过肢体语言(如握手、抚摸额头)传递关心;避免在老人面前抱怨照顾压力,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,让老人感受到被重视、被关爱。
- 营造熟悉舒适环境:在老人房间摆放其熟悉的物品,如老照片、常用的衣物、喜爱的摆件,让老人感受到家的温暖;根据老人的习惯调整房间光线、温度,如老人怕光可拉上窗帘,怕冷可适当提高室温(保持在 22-24℃);播放老人喜欢的音乐、戏曲,或读报纸、书籍给老人听,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。
- 鼓励参与力所能及的活动: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,鼓励其做一些简单的动作,如自己握勺吃饭(若能力允许)、抬手、屈伸腿部,或参与手工制作(如串珠子),帮助老人保持身体机能,增强自信心;若有家人、朋友来访,鼓励老人与访客交流,减少孤独感。
本文标签:
上一篇:广州找月嫂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?
下一篇:返回列表
相关推荐